均一教育學苑
  • Home
    • 學苑簡介
    • 報名方式
    • 交通資訊
  • 進修資源
    • 線上學習平台
    • 2017暑假其他教師研習

【時事議題】教育,是我們最後、最深的希望

12/8/2015

 
图片
《教育應該不一樣》2015全新增修版序文摘錄

教育要多元,教育改革也要多元

自從我於二○一一年四月出版《教育應該不一樣》,整整四年半過去,我卻發現,今天的教育危機,不單單是台灣的困境,更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課題。

有「世界教育部長」之稱的肯.羅賓森(Ken Robinson),最近出版新書《讓天賦發光》,點出傳統教育基本上仍因循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以來「大量複製」思維與「標準化運動」,造成對學生創意的傷害,他大聲疾呼,教育必須全面翻轉,因為「這是一場注定由下而上的革命」。

二○一四年,我出版《你就是改變的起點》,其中部分章節也延續我對教育的進一步探討。其實,過去這幾年來,身為教育門外漢的我,念茲在茲的都是如何讓台灣學生走向主動學習的創意思維、發展獨特的天賦,以及弱勢偏鄉孩子的翻身機制。

台灣迫切待解的難題
四、五年前,我書中曾預見的高學歷通膨、技職教育黑洞、大學倒閉等問題,如今都應驗為真。

雖然完全在預料之中,但我沒有「一語成讖」的喜悅,倒有了不幸言中的憂慮。可以預見,將來陸陸續續還將產生更多問題,不論是台灣經濟的競爭力,乃至大學的排名,都已在下滑中。台灣的未來不能等待,我也不能等到問題都解決了、改革都完成了,再來書寫與記錄。

因此,雖然我還在探究、學習的過程當中,仍希望盡快跟大家分享。因為這不只是為了改變幾間學校而自我成就的事情,而是問題太過迫切,且影響深遠。

想要有所改變,除了需要由下而上的老師、家長徹底覺醒,更需要政府在政策、教材、師資培訓的內容與方法、評鑑考核經費補助上,多管齊下;負責監督政府的民意代表,更不能為了部分選民的政治訴求而失去立場。

對於技職人才的培育,產業界更必須全面參與,抱著孤注一擲、非此別無他途的心情,為自己,也為台灣打開一條新的希望之路,否則基本的人才、經費、資源得不到支持,最後教改仍會回到空談。

教育是最後、最深的希望
在這篇文章的最後,我忍不住要重提我在二○一四年《你就是改變的起點》中提到的一段話:「在一個嘈雜紛亂的拓荒年代,要看出問題並不困難,要找出解決辦法亦是可能,難在於捲起袖子,真正去解決問題。」

此書改版之際,我仍感到烈火煎心的焦慮;從五年前到現在,我眼見台灣面臨日益嚴峻的經濟、產業危機,台灣的未來已經走在歷史成敗的懸崖邊緣,我們不能再深陷過去錯誤的泥淖,而教育是我們最後、最深的希望。

我深深企盼,全國上下能夠不論黨派、立場通力合作,為台灣找到未來新的生機,這也是我們每一位公民責無旁貸的天職。

【延伸閱讀】《教育應該不一樣》(全新增修版),嚴長壽 著,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,2015年11月25日

【時事議題】補救教學無效的4個原因

7/7/2015

 
文章轉載出處:親子天下 翻轉教育
作者:王韻齡

熾熱的六月中,國中教育會考結束,學生引領期待考試結果公布之際,教育部發布的二○一五年會考全國統計,卻彷彿一桶冰水當頭澆下,讓許多關心教育的大人,不禁打了個冷顫。

原因是:在會考的五個科目當中,英語和數學兩科,都有高達三分之一的考生,成績落在「待加強」區段(見一二○頁表)。

長期以來,英、數兩科是學生普遍感到困難的科目。很多國小老師都被學生問過:「為什麼要學數學?」「為什麼一定要會說英語?」這樣的大哉問。對許多國中小學生來說,英語只是一堆字母的奇怪組合,不像我們熟悉的國語文,天天用得到;而數學又充滿抽象難懂的符號,還有繁瑣的計算過程,英、數兩科各有學習上的門檻,難以跨越。

就像運動場上的跨欄比賽,跨得過的人一路領先,而跨不過的人總是被扣分,差距愈拉愈大……帶著這樣跨不過、怎麼學也學不會的傷痕,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在國中階段的英、數能力就落後並且放棄,甚至喪失學習的動機,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,就是會考成績單上的「待加強」。

教學現場的老師、校長和教育部官員,都明白有這樣一群待幫助的孩子存在,但如何幫助他們,才是最適合的方法呢?


Read More

【時事議題】「逆轉聯盟」成立 幫助弱勢孩子逆轉人生

6/29/2015

 
文章轉載出處:蘋果日報
記者:張勵德
图片
北中南東課後輔導團體成立「逆轉聯盟」幫助弱勢貧童逆轉人生。張勵德攝

為扶助偏鄉弱勢學童邁向卓越的未來,來自北部的夢想之家青年發展協會、中部的林業生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、南部的高雄市飛揚協會及台東的孩子的書屋教育基金會,今天共同宣布成立「逆轉聯盟」,未來將串聯起全台兒少教育機構,希望在每個縣市都有據點,提供弱勢孩子補救學習及如同家人般的長期陪伴。

Read More

【時事議題】台灣專門扼殺學習樂趣的幾個殺手:過重視考試、死記硬背、教科書太僵化....

5/29/2015

 
文章轉載出處: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
作者:Herbert Hanreich
翻譯:Wendy Chang
图片
1999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舉行了論壇,邀請教育學家以及大腦研究學者一起座談,會舉辦論壇的原因是發現神經科學和學習有點關係,大腦神經會影響學習的發展,神經科學領域的發現重要到讓人無法忽視其成果,過去20年來,科學家對於大腦的運作更加瞭解,即使這個器官的重量只佔了身體的1/50,但是卻要用掉全身1/5的能量。

也許和大腦研究的相關科技最大突破是fMRI的發展,fMRI中文名「功能性磁振造影」,可以在你思考、感覺、或做任何事情時,掃描大腦的活動狀態, 顯示螢幕上看到亮點的地方就表示該區塊的腦神經元活動頻繁,藉由體素(voxel)的呈現,大腦中大部分區域的功能都已經知道,也因此每當大腦有什麼反應時,我們可以直接判讀出該對象的心理狀態為何。舉例來說,我們能夠觀察到潛藏的學習意願是否會影響大腦活動。

Read More

【時事議題】2025年的教育想像:個人化教育

5/13/2015

 
文/方新舟(誠致基金會董事長)、呂冠緯(誠致基金會執行長)

「網路智慧新臺灣政策白皮書」是政府面對網路時代快速變化的回應,國家確實需要上位計畫才能有效發展,而政府願意開放多元溝通管道的做法亦值得肯定。就內容而言,本白皮書簡介中提及「以前瞻、開放為理念」,然而細觀「數位教育」部份,對未來趨勢缺少想像,不夠前瞻;對台灣民間發展現況了解不清,不夠開放。

不夠前瞻的三個例子:

1.沒有建構官方民間的合作機制

數位教育風潮已經席捲全球,尤其以美國為首的幾個網站,例如Khan Academy、Coursera、EdX,都投入非常多的軟體人才,利用Big Data跟Machine Learning研發下一代的個人化教育軟體,而從企業、學校與非營利領域來的投資金額都是幾百萬美金起跳。
图片
圖擷自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

Read More

【時事議題】新北創客教育計畫 科技創發中心揭牌

5/12/2015

 
文章轉載出處:聯合新聞網 
【記者馮啟強/新北報導/2015年5月11日】
图片
市長朱立倫表示,板橋高中是全國高級中學生活科技學科中心,長期推動科技與創意整合課程,教師團隊榮獲全市 104 年教學卓越特優獎。為培養創客人才,學校透過成立科技創意發展中心,規劃推動特色課程,並在11日當天進行科技創意發展中心揭牌啟用活動。

新北市長朱立倫表示,未來學生可透過 3D 掃描、 3D 列印等數位機具產出實體作品,並運用木工、陶藝及雷雕等工具,創作個人設計或研發作品,讓「想得出來,就做得出來」的創客精神和主張具體落實。

板橋高中為了推動創客教育,整合現有生活科技學科中心空間設備,打造全國典範的創客中心,提供學生揮灑創意的實驗場域, 是全臺首間設立創客教室的公立高中。

此外,市府教育局將舉辦生活科技競賽、程式設計競賽、青少年發明展等創客系列競賽,並於 11 月資訊與科技教育月展現學生豐富的成果,也將結合暑期夏令營,辦理機器人、時裝或集體創作、 3D 工藝設計等課程,讓創客種子深耕校園。

Read More

【時事議題】羅惠珍:推展高中哲學要從小學開始

5/8/2015

 
文章轉載出處:獨立評論@天下
作者: 羅惠珍
图片
photo credit:flickr@marin,CC BY 2.0

近年來,台灣的哲學界很努力地推動高中哲學教育,舉辦了各式各樣的哲學營,吸引不少年輕學子參加,他們一點一滴的澆灌,期待高中哲學的種子能早日萌芽,以翻轉台灣的中學教育,真是振奮人心。然而,從台灣現行的教學思維、學測、統測等考題以及各種考前「大補帖」觀之,要在台灣推展高中哲學課,長路漫漫。

從小孩在法國受教育的長期觀察,我獲得了一個結論:法國的小學和中學教育,幾乎是為高三的哲學課做準備。台灣現行的中小學教育,還沒有這樣的條件,必須從小學開始翻轉。

Read More

【時事議題】葉丙成:台灣的爸媽,心臟真的很強!

5/1/2015

 
文章轉載出處:親子天下 翻轉教育
作者:葉丙成
图片
當爸媽的人,沒人不希望孩子長大能成功。很多台灣的爸媽一直鞭策孩子,送他們去補習把成績顧好。「這樣以後才有前途!」在我看來,這些爸媽,心臟真的很強!

道理其實很簡單,但很多人不懂。要讓一個人在某件事成功,就該給他這件事成功所需要的東西。這謎一般的東西是什麼?答案很簡單。只要簡單回想一下,我們大人在這個社會上能生存下來、並在充滿競爭的世界中成功,憑藉的是什麼?這些就是未來我們的孩子最需要的。歸納出來,成功需要六樣實力:

Read More

【時事議題】一張不填鴨的國語考卷,為什麼會引起家長與安親班的反彈?

4/29/2015

 
文章轉載出處:商業周刊
撰文者 翁麗淑
图片
圖片來源:dreamstime_l_49849714

為什麼出一張國語考卷要寫這種說明昭告天下呢?

因為這次五下期中考的國語試卷學生反應題目有五面,寫不完;且題目的型態以前沒看過,以致不知道如何作答。

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是學生的考試分數表現不佳,所以就要出題老師出面說明一下,為什麼要這樣出題呢?!難道是故意要為難學生讓大家考不好的嗎?!

Read More

【時事議題】王盈勛:一個應該改變世界的年輕人,我們卻要他去找份工作?

4/17/2015

 
文章轉載出處:獨立評論@天下
作者: 王盈勛
图片
photo credit:flickr@Hartwig HKD,CC BY-ND 2.0

十多年來錯誤的高教方針,把台灣的大學,包括技職教育在內,一股腦兒地導向論文生產,而與台灣的社會與產業發展脫鉤又脫節,於是,我們的教育主管機關「從善如流」,宣稱往後的高教政策將是「學用合一」,而這當中最重要的「指標」,則是力促大學要幫學生找到工作,就連我所任教的藝術大學,也要依此標準來衡量「績效」。

教育部有心要做出改變,這是好事,但教育部的變,還是有兩件事不變:一是官僚機構追求的變,永遠是個落後指標,二是他們認為應有的改變,總是要由上而下、一體適用地套用到所有大學。光是這兩點,就有可能讓好事變災難。

有個工作很重要,這點不用懷疑。但在我們這個時代,我們熟悉的工作正在快速消失當中,新工作也正在長出來,美國勞動部的一份研究報告〈未來工作—21世紀工作的趨勢與挑戰〉就指出,現在的學生未來所將從事的工作,將有65%現在還不存在。而這些工作,可能不是用「找」的,而是要工作者自己去創造出來。


Read More

    Categories

    全部
    國際趨勢
    教育現場
    時事議題

    Archives

    十二月 2015
    七月 2015
    六月 2015
    五月 2015
    四月 2015
    三月 2015

    RSS 訂閱

財團法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 Copyright © 2015 The Alliance Cultural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辦公室 Taipei Office | T | +886-2-2321-3313 | F | +886-2-2321-5552 ‧ 台東辦公室 Taitung Office | T | +886-89-221-991 | F | +886-89-222-586